水產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:深加工是發展趨勢,你怎么看?
時間:2019-01-25 14:45:22 點擊量:0
水產品主要來源于捕撈和養殖兩大領域,按產出地來劃分可分為海產品和淡水產品兩大類。隨著全球人口快速增多,對水產品的需求快速增長,海洋資源過度捕撈問題日益突出,再加上海洋污染問題愈發嚴重,海產品供應量不斷降低,無法滿足市場需求,水產養殖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。
在全球水產養殖市場中,中國水產養殖產量占全球市場總產量的60%以上,是全球水產市場的主導力量。中國水產養殖歷史悠久,養殖技術較高、經驗較為豐富。在全球水產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刺激下,中國水產養殖行業迅速發展,養殖規模持續擴大。
水產品按照加工方式可分為鮮活產品、冷凍產品、干鮮產品和深加工產品。我國消費市場主要以鮮活產品和冷凍產品為主,因此對冷鏈物流領域要求較高。早期由于冷鏈設施技術尚不完善,我國水產品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生產地和沿海地區。隨著冷鏈物流行業布局逐漸完善,水產品的儲藏和運輸能力大幅度提升,在保證水產品鮮活性的同時,水產品的銷售網絡擴展到水產品產地以外的其它地區,水產品消費市場與逐漸由沿海城市向內陸城市擴散。
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《2018-2022年水產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》顯示,水產品深加工可以提升水產品資源利用率,提高水產品附加值,為水產行業帶來更多的利潤空間。我國水產品加工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,消費市場對深加工的水產品需求較低,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,居民消費觀念及消費水平不斷提升,精加工水產品逐漸受到市場的歡迎。
日本水產品加工業較為發達,加工食品后所剩的水產品廢棄物也得到了有效利用,使用水產品廢棄物可以制成降壓肽、魚皮膠原蛋白、魚精蛋白等產品,在提升水產品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也增加了行業利潤。相比之下,我國水產品加工程度較低,大部分加工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,水產品資源浪費現象嚴重,行業利潤水平較低,深加工是我國水產品加工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在供應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,我國水產品也大量供應出口。日本、美國、韓國、歐盟是我國水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。與國內市場類似,我國出口的水產品以生鮮產品和初加工產品為主,雖然出口勢頭良好,但產品附加值低,利潤率提升空間有限,產品結構仍需不斷調整。
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,隨著經濟發展,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,對水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,冷鏈設施的逐步完善,使得我國水產品市場覆蓋面迅速擴大。在消費觀念升級的背景下,我國以及國際消費者對深加工水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,但我國水產品以生鮮產品和初加工產品為主,資源浪費嚴重,整體利潤率較低,無法滿足市場需求,產業結構還需不斷調整升級。
-
上一篇
水產品出口加工成泉州海洋經濟...
-
下一篇
水產品多姿多味,這6種營養價值...